《醫科五年制》
有同學可能會想:不是說學無前後,達者為先嗎?醫科六年太長了啦,跳班一年,早畢業早行醫,這不是更好嗎?
如果時間可以重來,我會寧願再念大學的頭一兩年,享受一下不用為工作、為交稅、為生活而煩惱的日子。
雖然醫學院的讀書考試壓力沉重,但就算用以前的五年制來說,一二年級的生活還是很舒適的,更何況是現在六年制,有第一年讓醫學生「奉旨」去玩。
溫書悶了,可以到胡忠圖書館裡去看宮崎駿的作品——嘲笑過《魔女宅急便》傻頭傻腦的飄逸跳脫後,感受《風之谷》萬蟲奔騰的震撼,然後登上《天空之城》的理想國度Laputa。
還嫌不夠嗎?那通識課就選《日歐美電影潮流與意識》,這邊廂體會茱利亞羅拔絲的迷人之處,那邊廂參透黑澤明的獨特拍攝風格,下課前再品嚐一下《鐵道員》的責任感與淒美風霜,足以閣下消磨一個炎熱的下午呢。
說起夏天,醫學院的馳名檸檬批吃過了沒有?
有沒有吃得出 Med Can 的率直真性情呢?
這裡簡直就是大學校園裡的澳洲牛奶公司——繁忙時間要識相,預先想好才排隊,三扒兩撥吃飽就好跑了,否則就會被大叔親切的問候呢!
那年那月的那天,你曾經在那裡留下回憶嗎?
你有在那張收銀機後的桌子,和心儀的對象交換過朱古力嗎?
抑或,你是站在演講廳外,拿著一束玫瑰花傻呼呼地等她下課的那個他?
說不定,你是悄悄地在她宿舍門上留下匿名請帖的 Secret Angel,相約她在校園草地上一邊談心,一邊欣賞那輪皎潔的明月呢。
雖然教懂她騎單車後,小天使隨別個他而去了,作為翼上的一片羽毛,在她拍翼展翅高飛時,狠狠地把你甩掉了;你縱使感到傷心欲絕,回憶起來還有半點的遺憾,然而,你並沒有後悔,因為這就是青春。
青春就是一傷大雨,即使感冒了,也想回過頭來再淋它一次。(九把刀,2006)
寒窗苦讀過後十年,你還會記得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有哪一種 action,抑或 Krebs Cycle 會產生多少個 ATP 嗎?
都不記得了,大概只有那位在窗外拿著熱鬆餅和一杯熱朱古力在等你放學的女孩,能夠長存在你的 Long Term Memory 中。
醫學院不應該只是一所職業訓練所,我們培育的,不只是有技的醫生,而是有心的醫生。
常言道:醫科是感性與理性的交融。
如何和病人和家屬溝通,如何表達一份同理心,並不是多上兩課 COSK 就做得到。
心,是要靠親身的經歷,要受過人生路上的起伏跌宕,真正體會過那一種切膚之痛後,才能夠理解別人面對的難題。
醫學院的第一年,正好就讓學生自由去盡情闖蕩、去狂野、去任性、去跌碰和受傷。
學生在這些經驗中培養得到的成長,是你設計再多的 Tutorial ,再更改第四次 New New New Curriculum ,也無辦法教授到和計算到的。
醫海無涯深似海,的而且確,我們醫生有很多東西要去學要去追,但並不急於一時三刻。
但是,要培育、要塑造一個人的品格和心靈,就是在大學第一年——他們還是白紙的時候,而不是當他們埋首在象牙塔之後。
在這急功近利,急於求成的社會,可不可以放慢腳步,可不可以放過學生,讓他們好好享受和體會人生最深刻最自在的一年呢?
(完)